前幾天我接到記者來電,想和我談談一份調查報告,中研院追蹤了一批2000年就讀國一的學生至今,發現13到18歲有高程度偏差行為的青少年在30歲後創業比率和收入更高,其中家庭關係不好是導致偏差行為的主要原因,但研究結果打破外界的刻板印象,說明了偏差青少年雖然家庭條件不好,難進一般公司,但學習一技之長,創業的動機反而提高。
因為我曾擔任台灣紫牛創業協會 PurpleCow Startup Association 理事長,記者希望我提出另一種角度,怎麼看這個結果?我想,很多成功的創業者在學生時期未必循規蹈矩,有些叛逆的因子,反而能開創出不一樣商業模式,所以有些”不乖”的孩子,若能好好引導,開發潛能,未來的路反而更開闊。